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,經10世紀前期的五代至北宋初具規(guī)模,南宋進入鼎盛時期。龍泉窯是我國歷史上燒制時間最長、窯場分布最廣、產量最大的窯系。龍泉青瓷以瓷質細膩、線條明快流暢、造型端莊渾樸、色澤純潔柔潤而著稱。
曾名揚海內外
龍泉青瓷在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,形成了著名的龍泉窯系,為宋代最大的瓷業(yè)中心,前后輝煌了數百年。據史料記載,在宋元時代,“甌江兩岸,瓷窯林立,煙火相望,江中運瓷船只來往如織。”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。哥窯特點是黑胎厚釉,瓷器釉面布滿裂紋,呈現金絲鐵線、紫口鐵足的特征。由于窯溫不易控制,優(yōu)等青瓷極難得,往往成為帝王將相專用;弟窯瓷品青如玉、明如鏡、薄如紙、聲如磬,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,外形光潔不開片。在宋、元時,出口到外國的龍泉青瓷大多是弟窯所產。
龍泉青瓷歷代行銷全國各地及供宮廷御用,在南宋時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,標志著龍泉青瓷達到了顛峰。從宋代開始,龍泉瓷器遠銷亞、非、歐等地的43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1976年,韓國新安地區(qū)道德島海域發(fā)現了一艘中國元代沉船,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余件,其中龍泉窯瓷器達九千余件。從這些瓷器可以看出,龍泉青瓷在對外輸出的瓷器中占首要地位。龍泉青瓷曾經揚名海內外,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,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有瓷器,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。
到了明朝中后期開始,龍泉青瓷逐步走向衰落,到上世紀初,龍泉青瓷窯火幾乎完全熄滅,窯址群到上世紀二、三十年代已經成了一片荒丘,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。
再造青瓷輝煌
在古代曾輝煌一時的青瓷藝術,到解放前幾乎斷燒。1957年,周恩來總理作出了“要恢復祖國歷史名窯生產,尤其要恢復龍泉窯和汝窯生產”的指示。從此,龍泉青瓷踏上了復興之路,由八位專家組成仿古小組,在第二年春天點燃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爐窯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龍泉青瓷不僅得以恢復,并得到歷史性的復興。
經過五十年的恢復發(fā)展,龍泉青瓷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繁榮期?,F代龍泉青瓷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,更有新的突破,研究成功紫銅色釉、高溫黑色釉、虎斑色釉、赫色釉、茶葉末色釉、烏金釉和天青釉等。在裝飾上,有“青瓷薄胎”、“青瓷玲瓏”、“青瓷釉下彩”、“象形開片”、“文武開片”、“青白結合”、“哥弟窯結合”等。現代龍泉青瓷在國內外打響了品牌,歷年來在各類全國性評比中屢屢奪魁,為人民大會堂、中南海紫光閣、故宮博物院、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和收藏,并涌現出了徐朝興、毛正聰、夏侯文、張紹斌等4位國家級青瓷大師和9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。2006年,龍泉青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龍泉青瓷大師
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,1943年生于浙江省龍泉市,1956年拜著名老藝人李懷德為師,1957年,在周總理作出“恢復中國五大名窯”的指示后,被選拔進入恢復龍泉青瓷的仿古小組,一直從事龍泉青瓷藝術創(chuàng)作與工藝研究,他的作品繼承龍泉青瓷傳統(tǒng)工藝精華,獨創(chuàng)龍泉哥窯與弟窯的完美結合,集古瓷之神韻和現代創(chuàng)作觀念于一爐。2006年10月,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“徐朝興從藝五十周年回顧展”上可以看到徐朝興在創(chuàng)作理念上,能自覺拓展傳統(tǒng)陶瓷技法,注重陶瓷本身語言的挖掘和發(fā)揮,所以能創(chuàng)作出屬于自己風格的青瓷作品,從而開創(chuàng)龍泉青瓷的一代新風。他從不“泥古不化”,對現代他又充分吸收,立足于現代青瓷的拓展,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工藝家。
龍泉青瓷大師盧偉孫從事青瓷制作技術研究,幾十年如一日,執(zhí)著進取,推動并影響著當代龍泉青瓷的發(fā)展。多年來,他改換和翻新龍泉窯青瓷的形象,作品以單純、簡潔、沉穩(wěn)的內涵,表達出傳統(tǒng)青瓷文化的清雅意境,被學術界廣泛關注。他長期研究傳統(tǒng)陶瓷藝術的同時求新、求變,將淡泊、平和、含蓄的氣質融入陶瓷創(chuàng)作,自成一派。他善于控制絞胎紋線,營造出的畫意從近及遠,催人聯想,呈現出實用和審美的文化疊合,超越了實用功能性。作品《天池》用雙層倒置拉坯成型,內青外白、器形渾厚,外壁部分通過特殊的刀法,刻劃后的肌理效果頗具動感,是龍泉青瓷創(chuàng)作的新嘗試。此外,畢業(yè)于中國美術學院的徐凌和竺娜亞,在《發(fā)現》系列、《海的呼吸》、《披云山脊》、《思緒》系列等作品中,體現了濃烈的現代藝術觀念。
龍泉收藏指南
龍泉青瓷如玉類冰的釉色特點,和簡潔端巧的造型,十分符合中國文人好玉、類玉的精神最求,其簡約的造型、凝厚華滋的釉色風格,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。龍泉窯青瓷不僅僅是一項有地域特色的工藝,其中更負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,比如龍泉窯最初吸收越窯、婺州窯和甌窯的工藝特色,到高峰期凝厚沉著、不露鋒芒的類玉精神,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、人文精神和性情志趣,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。因此,當代龍泉青瓷的發(fā)展不單純是歷史產業(yè)規(guī)模的重現,更是中國人文精神的傳承與發(fā)揚。
現在是龍泉青瓷收藏最佳時機。因為目前龍泉青瓷價位尚低,正處于價格洼地,龍泉國家級大師價位只有景德鎮(zhèn)國家級大師作品價位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,其他檔次的藝術家作品價位也相當懸殊,與宜興紫砂大師的價位相比也遠遠不及,因此未來龍泉青瓷的上漲可以預期:
一是當代工藝美術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,很可能成為下一個藝術品投資新的增長點,從嘉德等拍賣公司的“國石國藝”、“現當代陶瓷藝術”、“現當代雕刻藝術”等專場可窺見其端倪。
二是宋元龍泉青瓷近年屢創(chuàng)拍賣高價,勢必拉升當代龍泉瓷的價位。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成為中國陶瓷類唯一入選項目,勢必引起越來越多愛好者的關注。
第三,當代龍泉青瓷從業(yè)人員日多,已涌現一大批大師級藝術家。在他們的努力下,龍泉青瓷的釉色、器型、文化藝術內涵等,已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。
第四,龍泉青瓷為單色釉瓷器,深受日本、臺灣及歐美藏家的青睞。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,美學傾向的改變,一定會有更多收藏家從艷麗的明清彩瓷,轉向清雅瑩澈的龍泉單色釉瓷器。
第五,當代龍泉青瓷贗品少。相對于高古青瓷,當代藝術瓷器贗品幾乎沒有。當代龍泉青瓷一般都附有工藝大師的證明,投資風險小得多,而且把錢投資在龍泉青瓷名師名家作品上,擁有很大的升值潛力。
注:本站上發(fā)表的所有內容,均為原作者的觀點,不代表雅昌藝術網的立場,也不代表雅昌藝術網的價值判斷。